年度工作报告

贵州省教育发展基金会2021年工作报告 及2022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2-08-18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


贵州省教育发展基金会于2021年1月份顺利完成换届以来,在省教育厅党组和厅领导的坚强领导下,在新一届理事会、监事会的大力支持下,在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税务局等有关单位的积极帮助下,通过我们奋力拼搏,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年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业务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成立十年来,募资总额首次突破3亿元,2021年度达成捐赠合作并签署协议总额为3.52亿元,其中已完成3.28亿元,过账收支首次双双突破亿元大关,收入达到1.29亿元,支出达到1.175亿元。为助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社会各界、全省广大师生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扬。现将我会2021年工作情况和2022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收支情况

1.收入。截止12月底,我会2021年度共募集慈善款物3.28亿元,其中资金1.453亿元、物资价值1.827亿元。募集总额中过账收入共计1.29亿元,其中资金6452.13万元、物资价值6458.53万元。大项目有:贵州会贤劳务公司(爱心收藏家张月雄)捐赠名画价值1亿元;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励耕计划、滋蕙计划、润雨计划、红色电影连环画捐赠项目5468万元;“书”送未来计划项目6052.66万元;深圳荷露科技有限公司中小学校捐赠项目902.28万元;全省教育系统“10.17”爱心日公募活动1546.18万元;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免费午餐”项目792.88万元;启明公益基金会“启明班”项目328.57万元;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捐赠体育教育项目300万元;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点亮心灯·黔途光明”近视防控项目200万元;惠州市惠阳区慈善总会捐赠贞丰教育专项基金200万元;瑞恒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云水善心·助爱成长”项目158.53元;上海海川剑鑫教育集团防疫物资捐赠106.16万元;爱德基金会“e万行动”孤儿学生资助项目108.6万元;铜仁伟才中学“奖教金”项目109.13万元;各专项基金5327万元。

2.支出。全年总支出2.105亿元,其中经过我会账户支出共计1.175亿元,过账支出资金4390.5万元、物资7360.8万元。捐赠总额中,用于全省各级各类师生资助、救助和奖励资金8320.34万元,惠及教师4468人、学生55715人;用于为全省各类大中小学幼儿园配置图书、物资、教育教学和食堂设备资金10843.6万元,1543所学校受益;用于学校建设和维护维修1439.47万元,惠及64所学校。

我会年初制定的2021年度工作目标为募集资金2个亿,过账收入、支出9000万元,实际全年捐赠收入和支出均远远超过年度目标任务。

(二)主要做法

1.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

“积德行善”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公益慈善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守望相助、扶弱济贫,是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对人心向善的激发,能够让得到帮助的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是调动社会资源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促进社会和谐、民族进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作为慈善公益组织,积极凝聚社会爱心力量,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是我们最神圣的使命,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把做好教育慈善事业当作第一要务,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工作深入扎实开展,做大做强教育慈善事业,助推了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

2.创新工作思路,形成工作合力。

思路决定出路,创新才有未来。在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更新观念,创新思路,真抓实干,不断发展,较好的推动了教育慈善事业取得新成效。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五个紧紧依靠”:

一是紧紧依靠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税务局等部门和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有效推动教育慈善事业各项工作开展。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卢雍政同志两次在基金会专题报告上作出批示,并召开“动员社会力量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座谈会”听取基金会工作汇报,作出“基金会要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重要指示;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邹联克同志和厅领导多次听取工作汇报、作批示、提要求,帮助我们解决在推进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省、厅领导穿针引线,今年共为我们基金会募集资金达1000多万元;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税务局等单位主动帮助我们解决慈善政策和机构建设方面存在的困难,积极办理免税资格、税前扣除资格,使我们顺利完成了换届工作,这些都为我们做大体量、做强品牌、做好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紧紧依靠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启明公益基金会等国字号大型基金会,做大做强教育慈善事业。2021年4月,我们跑“部”进京争取项目资金,得到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今年获得“滋蕙计划”、“励耕计划”、“润雨计划”和“红色经典电影连环画”捐赠项目总资金5445万元,全省17302名贫困学生、3100名特困教师和611所学校受益;6月,我们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开展项目合作,在贵阳市3城区和雷山县等26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实施“免费午餐”项目,捐资额达735.4万元,惠及学生26183人次;7月,与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开展“校友月捐计划”项目,组织全省35所普通高中学校动员校友捐款助推教育事业发展,目前捐资额达23万元;与启明公益基金会合作捐资328.57万元,资助普通高中贫困优秀学生3831人次。

三是紧紧依靠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捐资助学,做大做强教育慈善事业。2021年,我们主动出击,积极争取到北京、上海、深圳、江苏、贵州等省内外爱心企业和个人捐赠资金、物资,签署协议总额3.52亿元。3月,经省政府副省长谭炯同志牵线搭桥,与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签订捐赠协议,在全省990所中小学校和10000名学生中开展“点亮心灯·黔途光明”近视防控公益活动,当年捐资200万元,5年捐赠共1000万元;5月,省内爱心收藏家张月雄先生向省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三幅名画,经专家评估市场价值至少1亿元;8月,贵州省爱童视力保健服务有限公司向省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学生近视防控设备设施总价值1305万元,惠及50所学校;11月,与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捐赠协议,在黔西南州3个县开展校园体育活动设备设施捐赠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捐资额达300万元;12月,省教育发展基金会带领深圳市荷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黔南州、六盘水市完成直饮水机、人脸识别门禁安全系统、智慧校园管理系统等项目捐赠,总金额达902.28万元,有23所学校受益。

四是紧紧依靠省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各位理事和全体同志开展工作。上海海川剑鑫教育集团奚剑鑫理事在今年初捐赠防疫物资价值106.16万元;元瑞恒鑫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迟勇理事捐赠资金158.5万元开展“云水善心·助爱成长”贫困学生资助项目;贵州省职业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陈鸣理事引进江苏启赫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中职学校设备及师资培训捐赠项目4000万元;省教育发展基金会全体同志热心做好教育慈善事业,尽心尽职做好本职工作,强化项目执行管理,提供优质服务,让捐资人和受益人放心满意。在“99公益日”、“1017”爱心日公募、“校友月捐计划”等献爱心活动中,省教育发展基金会的领导和职工踊跃参与,率先垂范,慷慨解囊,表现了慈善工作者的高尚情怀和美好心灵。

五是紧紧依靠各市(州)、县(区)人民政府和教育局的大力支持抓好工作,做大做强教育慈善事业。2021年8月,我们授权在贞丰县设立专项基金,目前进账资金达370万元;铜仁市专项基金已达400多万元;贵阳一中专项基金已达350万元;台江县“立群”强教基金可达1000万元,将有力推进各级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3.加大募资力度,打造慈善品牌。

基金会的工作做得好不好,有没有成效,关键在募资。我们始终把募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用“三皮精神”(“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积极开展募资工作,广泛动员和汇集社会各界力量,千方百计为贵州教育筹集慈善资金和物资。我们通过不断扩宽募资渠道、挖掘慈善资源,进一步加大募资力度,取得了可喜成绩。去年9月,我会以省教育厅名义下发通知,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1017”爱心日公募活动,组织全省教职员工捐款1500多万元;通过开展“99公益日”网络募捐,募集资金100多万元;联合贵州医科大学教育基金会、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贵州为爱黔行公益服务中心开展校友公募、“山里娃爱唱歌”、“为山区幼儿上好园”、“山里娃爱跳舞”等线上公募活动,共募集资金100多万元。同时,我们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省教育实际需求,重点打造了“启智润心计划——贵州孤残学生资助”、“点亮生命计划——贵州重病特困师生救助”、“励志筑梦计划——贵州优困高考学子励志资助”和“‘书’送未来计划——爱心图书捐赠”等四个品牌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创立基金会自己的慈善品牌,并通过在各级教育部门、社区居委会和网络平台等积极动员,发起网络募捐、内部捐款、爱心企业认捐等形式,拓宽募资渠道、提高募资效率,扩大社会影响力。截止目前,我们实施“书”送未来计划,累计向全省655所学校捐赠图书6728.31万元;实施点亮生命计划,累计救助全省重病师生56人,发放救助资金67.3万元。

4.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运行管理。

制度建设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工作中,我们始终高度重视抓好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靠制度管人管事的运行机制,强化内部管理。一是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我们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基金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以《贵州省教育发展基金会章程》为核心,制定出台了《贵州省教育发展基金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贵州省教育发展基金会信息公开制度》、《贵州省教育发展基金会证章管理制度》、《贵州省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管理办法》、《贵州省教育发展基金会档案管理制度》、《贵州省教育发展基金会接受境外捐赠管理办法》、《贵州省教育发展基金会专项基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科学、高效、规范管理运行提供重要保障;二是健全和完善每周一政治学习和工作例会制度,加强理论武装,强化业务培训,着力提升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胜任本职工作;三是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省教育发展基金会重大事项、重要工作、大额项目及时向厅党组、厅领导请示汇报,向理事大会报告审议,确保基金会工作不偏离教育主要发展方向;四是坚持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制度。定期召开理事长办公会、秘书长办公会和部长办公会,集中讨论重点工作、日常管理等方面问题,确保民主集中、科学决策;五是实施项目管理负责制。对校友“月捐计划”、“农村幼儿园改扩建”等项目,我们实施部长包片包校责任制,跟踪督促,抓好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5.立足服务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们基金会的重大政治任务。今年以来,我们严格按照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统一安排部署,重点关注农村学校、师生问题,捐资助学项目积极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村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进行大力倾斜,积极资助农村师生和支持农村学校建设。我会积极争取并组织实施的“书”送未来计划6728.31万元、励耕计划3257万元、滋蕙计划1190万元、农村幼儿园资助项目1000万元、免费午餐项目735.4万元,项目覆盖了全省50个国家级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直接资助17302名学生、3100名教师和780所学校,为推动乡村教育振兴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贡献了重要力量。

6.加强党的建设,夯实政治基础。

我们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紧紧扭住加强党的建设不松手,深入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坚实政治保障。党支部着力抓好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支委会制度,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每月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党支部成立3年来,始终高度重视抓好党员发展工作,严格标准和要求发展新党员,到目前已发展了2名新党员,2名预备党员和3名入党积极分子,使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支部高度重视抓好管党治党工作,从严治党,惩治腐败,教育全体职工守住底线,不犯错误。去年5月,党支部与中黔金交党支部、毓秀路党工委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举办惩治和预防腐败专题讲座,有100多名党员干部和职工参加,让大家受到深刻教育和警醒。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员同志参与教育慈善项目具体执行管理,以党支部名义开展师生慰问、帮扶、资助等,将党建与业务有效融合。由于工作出色,党支部在2021年获得了上级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两位党员同志获得上级党委“最美劳动者”称号。省教育发展基金会还在2021年4月建立了工会组织,并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帮助职工解决子女入园入学难和职工生活困难等问题,增强了广大职工的凝聚力、战斗力和主人翁精神。省教育发展基金会召开理事长办公会,决定为党支部划拨5万元、工会划拨1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为做好党支部和工会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7.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

2021年以来,省教育发展基金会将宣传工作与资金募集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扩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形式,深入宣传报道组织召开的工作会议、政治学习、捐资助学活动,让社会各界更全面的了解省教育发展基金会情况。一是在厅领导的支持关心下,在省教育厅官网上开通了教育慈善专栏,每月至少发布两则重要信息,有力提升省教育发展基金会社会公信力;二是通过省内各大新闻媒体、报刊、网站、公众号等渠道,大力宣传捐资助学信息;三是积极参加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省民政厅、省慈善总会、省品牌建设促进会等单位组织的座谈会、品牌论坛、项目推介会,宣传慈善品牌项目。

(三)存在问题

1.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偏低,目前还是3A级。

2.供需矛盾严峻,基层教育需求量大,募集资金困难。

二、2022年工作打算

  1. 保持业绩增长,科学制定年度目标。

在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等领导大力支持下,在全体理事、监事和全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省教育发展基金会快速发展壮大,业绩逐年增长,计划2022年完成募集资金物资总额4亿元,其中过账收入、支出1.5亿元的年度目标。

  1. 提前准备谋划,提升评估等级。

由于成立时间短,各项工作正在进一步完善,2017年等级评估时仅取得3A级,对省教育发展基金会评优评先以及开展工作造成影响。上一次等级评估有效期至2022年4月,省教育发展基金会将积极配合接受省民政厅新一轮等级评估,我们力争将慈善等级提升至4A级。

  1. 加强党的建设,增强组织活力。

省教育发展基金会党支部将继续加强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巩固阵地建设,注重党员发展,丰富组织生活和强化政治学习,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目前党支部已发展2名新党员,现共有专职党员5名,将在2022年帮助徐凤汶、孙花锋两名预备党员顺利完成转正工作。

  1. 发挥组织优势,增强人文关怀。

省教育发展基金会工会委员会将充分发挥职能,做好职工日常关心慰问工作,党支部和工会要进一步组织开展丰富的职工活动,做好两节慰问、评优评先和困难职工帮扶等有关工作,增强全会职工辛福感,传递单位关怀和温暖。同时,通过评优评先来树立标杆,塑造模范,激发全体职工工作积极性。

  1. 实行多措并举,完成名画变现。

2021年5月,省教育发展基金会接受爱心收藏家张月雄先生捐赠的三幅名画,并邀请国内专家进行现场评估鉴定,初步评估总价值超1亿元,目前通过省委领导、厅领导正在努力对接拍卖公司,积极推进名画变现,我们将想方设法、多措并举,尽快完成爱心收藏家张月雄先生捐赠的三幅名画变现。

  1. 强化项目管理,确保有序实施。

省教育发展基金会将严格按照法律和《章程》规定,遵重捐资意愿和协议约定,加强项目执行管理,加大监管力度,强化各个项目立项、申报、评审、公示、发放、建档、结项等重要环节的监督检查,压实责任、明确目标,最大程度保证各个项目有序实施,确保资金、物资落到实处,切实帮助基层学校师生解决急需困难,发挥社会实效。

  1. 挖掘内部潜力,整合捐赠资源。

通过不断探索发现,全省教育系统内部自行接受的捐赠资金超过省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捐赠总额,但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自行接收捐赠将出现,一是捐赠流程不规范;二是资金被挪用;三是捐赠人无法有效监督;四是项目管理不专业等问题。通过近年来与铜仁、遵义、黔西南、黔东南、黔南、贞丰、德江、台江等地的合作经验,我们下一步应该加强与各地党委、政府和教育局的合作,帮助设立教育专项基金,搭建募资平台,规范和畅通捐资助学渠道。

  1. 强化内部管理,执行政策规定。

一是完成至少召开两次理事大会,研究基金会重大事项、重要工作;二是接受省民政厅委托的第三方审计机构的财务审计;三是积极配合完成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的年度检查;四是定期公示捐资助学情况;五是按照公募有关政策规定完成至少两次公开募捐活动;六是加大基金积累,做到原始基金保值增值;七是支出比例要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

2022年,省教育发展基金会将全力以赴,真抓实干,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做好教育慈善工作,为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教育振兴贡献基金会力量。


关闭